Legacy的原廠設定大多不錯,但是那個排氣管實在是小了一點,加上原廠的後保桿在排氣管的位置又留了一個好大的洞,擺明了就是要讓你改管的......。也因此很多車主改裝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把這個排氣管換掉。
原本打算跟很多車友一樣燒個尾飾管就好,不過因為懶惰的關係交車後一直沒有去履行,結果一拖拖了快一年,剛好在LTC上看到小偉分享的GANADOR的尾段,不但外型好看,聲浪也有特色又不會太誇張,最重要的是:50% OFF !就這樣LTC裏一堆人中毒後敗下去。原本在四月底的車聚看過阿廷和小偉的實車並實際聽過聲音後我就蠻心動了,無奈生性龜毛遲遲沒下手,沒想到特價優惠延長到五月底,讓我又多了一個月可以慢慢思考,終於在五月的最後一天,我也加入了GA小隊,更幸運的是,六月之後就不再有五折優惠了,該說這是天意嗎?
就這樣,等了大約十五天之後,委託代購公司買的管子終於寄到了,趁著這個星期六有空,跟保養廠約好準備把管子裝上去。
要換管子了,所以出發前當然要拍一下舊管留念。
原廠排氣管近拍,瞧瞧這洞有多大......。
中間過程就略過了,直接從進廠開始看圖。
不過沒想到一進廠就遇到Dianel大,沒多久小偉也來了,接著後續阿民大、小郭也跟著過來,非常感謝他們來陪我安裝兼哈拉聊天。
很大的一個箱子。
開箱!原廠用兩個三角型厚紙板當夾層,保護得很好。
車子架起來,開始動手換管!
原廠管拆下來了,也是好大一管......。
技師們在拆另外一管。
因為GANADOR算是有針對原廠進行設計,所以安裝起來很快,一下子就裝上去了。
趁另一隻還沒裝上去的空檔,要求技師讓我拍一下,我選型號是:CONVERT BLUE VRE-031 BL4
我喜歡這種白鐵色尾端帶著藍色,低調中又帶點炫目感。
產品中附的小東西,據說是用來對比安裝的寬度是否一致用的,不過在這裏安裝技師完全沒用到就是了。
由於我是從買對代購取貨後就直接丟在後車廂,然後都沒拆過就直接來安裝了,所以也沒啥機會把其他部位仔細拍,加上來安裝的現場技師們手腳都很快而我們又一直在聊天,所以圖就沒有照太多了,反正LTC已經有很多開箱照了沒差......。
技師們手腳真的很快,都裝完把車子降下來了也沒跟我講,幸好即時發現,趕忙照了一張對焦沒對準的照片。
來一張大家都會拍的牌氣管內部照,血滴子般的特殊設計可以讓車子達到省油的效果?
正面再拍一張。
由上往下看,藍色的尾端真是好看。
原廠的舊管子就裝在原本的箱子裏打包起來了,整箱再放回車上可以看到這一咖真的是蠻大咖的,把小雷的行李箱整個塞滿滿。
最後來個低角度的照片,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管子,要特別注意一下靠近中端的部位是圓桶形,略為突出,而原廠的管子是三角型,在這個部位反而是扁平面和地面平行,可以和前面第二張照片對比一下就會清楚了。按理說應該是不會碰撞到這個部位,不過因為現在變成有點突出了所以還是小心一點好。
再來是簡單的使用心得,安裝完畢後從三重這邊走台64線回家開了一小段,感覺上在轉速1500到2000這段覺得動力有變得比較充沛,感覺上還蠻順的。聲音部分,我很喜歡引擎剛發動時發出的第一個低沉聲音,怠速時其實這個管子很安靜,但是在轉速1500到2000時聲浪會比較明顯,有些車友提到似乎是共震聲,但我覺得應該是在這段聲音比較低沉那種低頻音傳遞出來的感覺而不是共震,對這個管子有興趣的人建議要實際聽一下這段的聲音看能不能接受再來決定比較好,我自己是覺得聽起來還蠻不錯的,目前自我感覺良好中。
小鳥管終於變身成大鵰啦!牽車一年多後我才換管,我也真是夠會撐了,不過今天安裝完覺得蠻值得的,也很開心。
最後要感謝今天陪同我一起安裝聊天的Daniel、小偉、阿民和小郭四位大大,尤其小偉大分享了不少心得還給我拖吊貼紙,真是太感謝了。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Coleman 413H雙口汽化爐
露營裝備開箱第二彈,這次要開箱的裝備是Coleman 413H 雙口汽化爐。
會選擇汽化爐而不是瓦斯爐來作為我的露營爐具,理由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大學時代了。當時參加登山活動,用的爐子有三種:煤油爐、汽化爐和瓦斯爐。媒油爐因為媒油的味道不好聞,而且外漏的話比較容易傷到皮膚,印象中只有看過零零爐一種,但很早就被大家淘汰,瓦斯爐雖然方便但在當時瓦斯罐又有體積問題,對登山來多並不好攜帶,而且當時印象中也沒有什麼高山瓦斯,所以瓦斯爐上了高山會有火力不足的高山病,也因此當時的主力爐具就是汽化爐,主要是Peak One 和 MSR,我個人使用的是MSR,喜歡的是他的構造簡單和耐用性,也因此在瓦斯爐已經很普及的現在,我還是對於汽化爐情有獨衷。
原本只想購入新一代的MSR來使用(舊的MSR爐頭不知被我收到哪去了,殘念。),不過後來考慮到MSR雖然有輕便耐用的優點,但對於RV露營來說,若要放上較大的鍋子似乎比較沒這麼方便,所以最後才選了Coleman 413H 雙口汽化爐,Coleman也是我唯一找到有生產雙口汽化爐的品牌了,該公司雖然還有另一個425 雙口爐,不過考慮到他的尺吋略小了一號,我擔心鍋子若大了一點會放不下,因此還是挑了這個較大的413H。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個雙口汽化爐吧!
一開始一定是外包裝盒,這真是個龐然大物啊!
從盒以裏拿出爐子本體,是個像公事包可以提的鐵盒,有利於攜帶,上面擺的是說明書。
盒子左邊是副爐的火力控制鈕,等一下會介紹。
打開上蓋的樣子,油壺收納在其中。
正上方收納的兩塊板子可以左右張開,是兩片檔風板,正面那塊板子可以另外添購掛架就可以放一些廚具,還蠻方便的。
這張是擋風板尾端的近拍,可以看到用膠布把一個東西貼住,因為我只是開箱還不是正式拿來烹煮,所以我就不撕開了。
被貼住的東西是像一個小勾子一樣的鐵絲,我不知道怎麼稱呼他。
對照這張圖可以看到,爐體的側邊有個小孔,那個小勾子拉開來剛好可以崁在這個小孔裏,如此一來可以擴大擋風板遮擋的範圍。
用講的很難理解,我又沒有實際使用,就用這張外盒裏的說明圖來解說,看圖就應該清楚了吧!
接下來看看爐子的本體,上面有一層鐵架。
仔細看,鐵架不是單純放上去,而是有個小洞可以坎住,這是左邊。
同樣右邊也有一個洞。這樣一來鐵架就很穩定的固定在上面了。
不過我也發現到,沒有洞的地方鐵架和鐵盒仍不免因為磨擦會把鐵盒上的綠色漆刮掉一些,美中不足的缺點啊!
要把油壺取出,就要先把鐵架拿下來。
取出油壺或收納的時候都要注意的就是,要稍微側轉一下油壺,然後要注意讓油管從下方這個鐵盒的缺口進出。
取出鐵盒外的油壺,準備注入燃料。
打開油壺蓋。無論是汽化燈還是汽化爐的原理都是一樣,油壺蓋除了注入燃料,若是將之打開就可以洩壓。
coleman專用漏斗登場!
燃料當然還是去漬油。
413H汽化爐的油壺既然是可獨立的,事實上我認為用這個方式注入油料會更方便。
倒完油,接下來準備打氣。
這是413H的打氣幫浦。
和Coleman北極星不同的是,413H的打氣幫浦上面有個小孔,打氣時不但要旋開打氣幫浦,還要用手指把這個小孔按住才有打氣的效果。
換個角度看,就更清楚了,不但看得到小孔,也可以看到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指示是標示closed,這是指打氣完要鎖死的方向,所以要打氣前當然是逆時針方向先轉開後再打氣。另外可以看到旁邊有個黑色小孔,那是讓你注入潤滑油保養幫浦用的。
開始打氣。
這樣算連續動作嗎?
和北極星汽化燈一樣,也是差不多打25到40下,我是乾脆打到打不下去才鎖死。我個人是覺得coleman雙口爐系列所設計的油壺其實不太方便施力,在還沒把油壺放上去倒是還好,一但把油壺架在鐵盒子上之後,要對已經有打過氣的油壺再加以打氣其實要用到比較大的力量,但以油壺的固定方式我覺得用太大力會很容易造成損毀,所以我是比較傾向直接把氣打到飽。
打完氣,將油壺裝上。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來,油管穿過一個洞插進去另一個接口。
這樣看接口處就清楚多了。
油壺並不是只有靠上去,事實上是利用油壺左右兩邊突出的兩個鐵片掛在(或說坎在)鐵盒子上,看這張照片就會明白了,這邊是右邊。
這是左邊。
固定好之後,準備預熱。
我們可以看到油壺身上有個指示說明,要我們把Lighting Lever往上扳。而且這個說明的漢字寫得很清楚,點火時向上,火力安定後向下。
這個就是Lighting Lever
旁邊這個是火力調節旋鈕。
汽化爐沒有像北極星汽化燈那種點火裝置,所以我們需要點火器。
按照說明將Lighting Lever向上扳。
這邊我應該補一張點火的照片,不過忘了拍,只好用文字說明了。
將Lighting Lever往上扳之後,把火力調節旋鈕打開,這時候會聽到嘶嘶的氣聲,將點火器靠進分燄盤後在分燄盤上點火,應該會很輕鬆的點燃,即完成預熱工作。
看,火順利點燃了。因為此時尚在預熱階段,所以火燄會呈現紅色然後也比較不穩定。
這張圖我已經把Lighting Lever扳下來了,後來才發現其實太早了,應該等火力穩定再扳,但是可以看到這張圖的火燄事實上還沒有穩定,錯誤示範。。
這才是火力穩定的藍色火燄。
既然是雙口爐,那表示另外一個爐頭也可以用囉!所以當然也要試一下。
這張就有照得比較清楚了,左手將副爐的火力調節開關打開,右手用點火器在副爐的分燄盤上點火。
由於副爐的和主爐用的是同一條油管,他的油氣也是從主爐那邊送過來的,所以當主爐已經預熱完畢後,副爐沒有預熱的問題,直接點起來就是穩定的藍火。
兩個爐子一起運作,可以發現副爐的火比主爐純,猜測是主爐的分燄盤有較多的雜質所致。
前面講到副爐的油氣是從主爐來的,所以若想要讓副爐的火力變強,除了調整副爐的火力調節鈕之外,其實也應該調整主爐的火力調節鈕,可以把主爐的火力調節旋鈕想成是總開關就對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爐子的規格介紹是寫:主爐3650kcal/h;副爐2750kcal/h,因為雙爐一起開時火力是被平分了。
事實上我這邊又做了一次錯誤示範,如果要實際點火後烹煮,應該要在點火預熱前把鐵架架上去才對,但我顧著操作忘了,所以現在趕快補一張示意圖。
PS:有版友指正事實上先點火後再放上鐵架可以避免預熱過程中因為燃燒不完全又燒灼鐵架而產生積碳,所以鐵架應該後放比較好,特此說明也感謝這位版友。
測試完畢,整體讓我很滿意,準備熄火收爐子了。順序我是先把副爐關掉再把主爐關掉。這裏比較麻煩的大概就是,熄火之後若要抽油或是收起來大概要等一下,因為油管在使用完是非常燙的。
將油壺取出,準備抽油,當然要先把油壺蓋旋開洩壓。
coleman抽油管又登場了。
和Coleman北極星汽化燈一樣,若有一段時間不使用,建議將油壺内的油抽掉,主要是怕傷害到打氣幫浦。抽油的原理和Coleman北極星汽化燈一樣,請參考:
Coleman北極星汽化燈開箱與操作
一文即可。
不過因為這個油壺較大又是長條形,實際在操作抽油時個人是覺得操作難度比起北極星汽化燈高了不少。
以上,就是Coleman 413H雙口汽化爐的簡單介紹。雖然和瓦斯爐比起來,他的操作上的確是麻煩了許多,除了在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理由之外,我會選擇這個汽化爐,還有兩個原因,一是所用的燃料比起瓦斯罐來說相對環保也便宜,另一個原因是我覺得這種操作方式比較有"玩"爐子的感覺,瓦斯爐雖然快速方便,但可能也就是這個太方便讓我覺得少了一點什麼感覺吧!
會選擇汽化爐而不是瓦斯爐來作為我的露營爐具,理由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大學時代了。當時參加登山活動,用的爐子有三種:煤油爐、汽化爐和瓦斯爐。媒油爐因為媒油的味道不好聞,而且外漏的話比較容易傷到皮膚,印象中只有看過零零爐一種,但很早就被大家淘汰,瓦斯爐雖然方便但在當時瓦斯罐又有體積問題,對登山來多並不好攜帶,而且當時印象中也沒有什麼高山瓦斯,所以瓦斯爐上了高山會有火力不足的高山病,也因此當時的主力爐具就是汽化爐,主要是Peak One 和 MSR,我個人使用的是MSR,喜歡的是他的構造簡單和耐用性,也因此在瓦斯爐已經很普及的現在,我還是對於汽化爐情有獨衷。
原本只想購入新一代的MSR來使用(舊的MSR爐頭不知被我收到哪去了,殘念。),不過後來考慮到MSR雖然有輕便耐用的優點,但對於RV露營來說,若要放上較大的鍋子似乎比較沒這麼方便,所以最後才選了Coleman 413H 雙口汽化爐,Coleman也是我唯一找到有生產雙口汽化爐的品牌了,該公司雖然還有另一個425 雙口爐,不過考慮到他的尺吋略小了一號,我擔心鍋子若大了一點會放不下,因此還是挑了這個較大的413H。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個雙口汽化爐吧!
一開始一定是外包裝盒,這真是個龐然大物啊!
從盒以裏拿出爐子本體,是個像公事包可以提的鐵盒,有利於攜帶,上面擺的是說明書。
盒子左邊是副爐的火力控制鈕,等一下會介紹。
打開上蓋的樣子,油壺收納在其中。
正上方收納的兩塊板子可以左右張開,是兩片檔風板,正面那塊板子可以另外添購掛架就可以放一些廚具,還蠻方便的。
這張是擋風板尾端的近拍,可以看到用膠布把一個東西貼住,因為我只是開箱還不是正式拿來烹煮,所以我就不撕開了。
被貼住的東西是像一個小勾子一樣的鐵絲,我不知道怎麼稱呼他。
對照這張圖可以看到,爐體的側邊有個小孔,那個小勾子拉開來剛好可以崁在這個小孔裏,如此一來可以擴大擋風板遮擋的範圍。
用講的很難理解,我又沒有實際使用,就用這張外盒裏的說明圖來解說,看圖就應該清楚了吧!
接下來看看爐子的本體,上面有一層鐵架。
仔細看,鐵架不是單純放上去,而是有個小洞可以坎住,這是左邊。
同樣右邊也有一個洞。這樣一來鐵架就很穩定的固定在上面了。
不過我也發現到,沒有洞的地方鐵架和鐵盒仍不免因為磨擦會把鐵盒上的綠色漆刮掉一些,美中不足的缺點啊!
要把油壺取出,就要先把鐵架拿下來。
取出油壺或收納的時候都要注意的就是,要稍微側轉一下油壺,然後要注意讓油管從下方這個鐵盒的缺口進出。
取出鐵盒外的油壺,準備注入燃料。
打開油壺蓋。無論是汽化燈還是汽化爐的原理都是一樣,油壺蓋除了注入燃料,若是將之打開就可以洩壓。
coleman專用漏斗登場!
燃料當然還是去漬油。
413H汽化爐的油壺既然是可獨立的,事實上我認為用這個方式注入油料會更方便。
倒完油,接下來準備打氣。
這是413H的打氣幫浦。
和Coleman北極星不同的是,413H的打氣幫浦上面有個小孔,打氣時不但要旋開打氣幫浦,還要用手指把這個小孔按住才有打氣的效果。
換個角度看,就更清楚了,不但看得到小孔,也可以看到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指示是標示closed,這是指打氣完要鎖死的方向,所以要打氣前當然是逆時針方向先轉開後再打氣。另外可以看到旁邊有個黑色小孔,那是讓你注入潤滑油保養幫浦用的。
開始打氣。
這樣算連續動作嗎?
和北極星汽化燈一樣,也是差不多打25到40下,我是乾脆打到打不下去才鎖死。我個人是覺得coleman雙口爐系列所設計的油壺其實不太方便施力,在還沒把油壺放上去倒是還好,一但把油壺架在鐵盒子上之後,要對已經有打過氣的油壺再加以打氣其實要用到比較大的力量,但以油壺的固定方式我覺得用太大力會很容易造成損毀,所以我是比較傾向直接把氣打到飽。
打完氣,將油壺裝上。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來,油管穿過一個洞插進去另一個接口。
這樣看接口處就清楚多了。
油壺並不是只有靠上去,事實上是利用油壺左右兩邊突出的兩個鐵片掛在(或說坎在)鐵盒子上,看這張照片就會明白了,這邊是右邊。
這是左邊。
固定好之後,準備預熱。
我們可以看到油壺身上有個指示說明,要我們把Lighting Lever往上扳。而且這個說明的漢字寫得很清楚,點火時向上,火力安定後向下。
這個就是Lighting Lever
旁邊這個是火力調節旋鈕。
汽化爐沒有像北極星汽化燈那種點火裝置,所以我們需要點火器。
按照說明將Lighting Lever向上扳。
這邊我應該補一張點火的照片,不過忘了拍,只好用文字說明了。
將Lighting Lever往上扳之後,把火力調節旋鈕打開,這時候會聽到嘶嘶的氣聲,將點火器靠進分燄盤後在分燄盤上點火,應該會很輕鬆的點燃,即完成預熱工作。
看,火順利點燃了。因為此時尚在預熱階段,所以火燄會呈現紅色然後也比較不穩定。
這張圖我已經把Lighting Lever扳下來了,後來才發現其實太早了,應該等火力穩定再扳,但是可以看到這張圖的火燄事實上還沒有穩定,錯誤示範。。
這才是火力穩定的藍色火燄。
既然是雙口爐,那表示另外一個爐頭也可以用囉!所以當然也要試一下。
這張就有照得比較清楚了,左手將副爐的火力調節開關打開,右手用點火器在副爐的分燄盤上點火。
由於副爐的和主爐用的是同一條油管,他的油氣也是從主爐那邊送過來的,所以當主爐已經預熱完畢後,副爐沒有預熱的問題,直接點起來就是穩定的藍火。
兩個爐子一起運作,可以發現副爐的火比主爐純,猜測是主爐的分燄盤有較多的雜質所致。
前面講到副爐的油氣是從主爐來的,所以若想要讓副爐的火力變強,除了調整副爐的火力調節鈕之外,其實也應該調整主爐的火力調節鈕,可以把主爐的火力調節旋鈕想成是總開關就對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爐子的規格介紹是寫:主爐3650kcal/h;副爐2750kcal/h,因為雙爐一起開時火力是被平分了。
事實上我這邊又做了一次錯誤示範,如果要實際點火後烹煮,應該要在點火預熱前把鐵架架上去才對,但我顧著操作忘了,所以現在趕快補一張示意圖。
PS:有版友指正事實上先點火後再放上鐵架可以避免預熱過程中因為燃燒不完全又燒灼鐵架而產生積碳,所以鐵架應該後放比較好,特此說明也感謝這位版友。
測試完畢,整體讓我很滿意,準備熄火收爐子了。順序我是先把副爐關掉再把主爐關掉。這裏比較麻煩的大概就是,熄火之後若要抽油或是收起來大概要等一下,因為油管在使用完是非常燙的。
將油壺取出,準備抽油,當然要先把油壺蓋旋開洩壓。
coleman抽油管又登場了。
和Coleman北極星汽化燈一樣,若有一段時間不使用,建議將油壺内的油抽掉,主要是怕傷害到打氣幫浦。抽油的原理和Coleman北極星汽化燈一樣,請參考:
Coleman北極星汽化燈開箱與操作
一文即可。
不過因為這個油壺較大又是長條形,實際在操作抽油時個人是覺得操作難度比起北極星汽化燈高了不少。
以上,就是Coleman 413H雙口汽化爐的簡單介紹。雖然和瓦斯爐比起來,他的操作上的確是麻煩了許多,除了在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理由之外,我會選擇這個汽化爐,還有兩個原因,一是所用的燃料比起瓦斯罐來說相對環保也便宜,另一個原因是我覺得這種操作方式比較有"玩"爐子的感覺,瓦斯爐雖然快速方便,但可能也就是這個太方便讓我覺得少了一點什麼感覺吧!
訂閱:
文章 (Atom)